XM官网

学会说话,从避谶开始(2025年02月17日)

XM

1

自从大S离开人世以来 ,围绕着她的各种信息扑面而来 。说句实话,我是很喜欢大S的,虽然看她的作品不多 ,唯一看过的电影就是《剑雨》,她扮演美女杀手叶绽青。

怀念她的人也挺多的,最近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也有人花了巨资登了许多她年轻时候的照片。她死后 ,没有任何恐怖的气息 ,这是她的人生力量 。

记得人生中第一次买的天梭牌手表就是因为看了大S做的广告。今年春节初四、初五在纽约街头,莫名其妙地两次路过不同的天梭表专卖店,两次都没有走进去。

万万没想到的是 ,初六立春节气,看到了她在日本病逝的消息,真是令人惊讶而伤感 。

上周日看到水姐的《大S》 ,第一时间给她留了言:看到大S不幸离世的消息,首先是惊讶,再是震惊 ,三是真心不愿相信,四是想到了几个中国人心里深处的忌讳,一是她以前说过的关于死亡的话 ,一语成谶;二是自古红颜多薄命,三是自古美人是非多,四是美人的婚姻最要命 ,五是最是本命无法藏 ,六是中国文化藏密语 。此六者不可大意也!

2


记得小时候女儿有时不小心说错话,或者说了对自己不利的话,她妈妈总是让她赶紧说“呸呸呸 ,乌鸦嘴”,现在想起来,这样做和现在的热词“避谶 ”差不多。她妈妈的意思还是让她“慎行”先从“谨言”开始。

中国的文字和语言里面藏着因果信息 ,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观念 。如此观念和中国文化的源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易传·系辞》言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

作为一个君子,他的言行 ,有善有不善,必当思虑之。若思之不精,虑之不深 ,则言之不善矣。善与不善 ,皆动之于天地也 。在古人看来,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不可不谨之又谨 ,慎之又慎。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谶”指的是一种预言或征兆,往往会通过某种神秘的方式传递出来 ,或者说,一句不好听 、不吉利的话被人说中了 。

“一语成谶”,这是一个成语 ,说的是一句无心的话,竟然变成预言且应验了,而且结果往往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尤其是在预示自己或者他人吉凶的语境当中。

记得电影《裸山》中就有这样一个谶语的情节。俞美丽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因为长了一脸的“克夫斑 ”,一直嫁不出去 。在一次去集市卖羊途中 ,俞美丽遇到矿工大庆 。起初俞美丽并不看好大庆 ,然而大庆的淳朴和真诚逐渐感染了俞美丽,两人情投意合,但因为大庆的工作常年下井遭到了俞父的反对。俞父不同意这门亲事最主要的原因 ,是担心女儿将来会成为寡妇。当俞父终于认可大庆的时候,大庆却死于了意外 。一语成谶,真的是不可思议。

所谓避谶 ,说的是在一些场合当中,避开一些不吉利的话题。管子曰,言不周密 ,反伤其身 。当一个人乱说话时,不好的事情都会找到自己;这些负面的表达,或许在冥冥之中都对应着未来应验的灾祸。

3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粗鄙的话语一出口就反映出内心的浮躁与缺乏修养,注定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阻碍个人运势的提升;你散发出什么能量 ,就会感召来什么样的运势 。

我们一定不要说自己不好 ,或是对别人不好的评价。西方心理学中有一个墨菲定律,说的是你越怕的事越有可能发生。如果充满负能量,还总是从言语上讽刺挖苦自己 ,那么你说什么样的话就会吸引来什么样的后果 。

有些人把恶口作为宣泄负能量的一种方式,结果不吉利的话说多了,不幸的事就会到来 ,有时候会特别灵验。

从量子纠缠的角度来讲,一个人说出去的话,会带着力量飞速地从嘴巴里跑出去 ,和其他的力量纠缠在一起,牵动了冥冥之中命运的转动。

李叔同说:“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

古话说:“瓜熟蒂落是因果,起心动念亦是因果 。”

言语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能够影响个人及周围环境的气场。语言是载体 ,为准确传递和交流信息。词汇表达概念、观念 ,须精准,应规范 。

语音是有色彩的,它通过词汇表达出观念的维度;语音是有品格的 ,它借助声调标示出主体的价值取向;语音更是有规范的,不可以产生歧义。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言。人的语言是有能量的 ,我们要敬畏语言的能力,人运势高涨时,尚且不容易受到负面磁场干扰 ,但是到了运势低谷时就不一定了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随口说什么“烦死了,累死了 ,难过死了 ” ,有时候言语会凝固命运,多说一句好话,就能多为自己积一分福气。所谓的谨身慎行 ,即管住嘴,迈开腿,既修心 ,又健康。

“谶”,指的是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是古代巫师或方士以谶术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 ,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又称谶语 、符谶、符命、图谶 。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关于谶语的应用是常有的表现手法。《红楼梦》的谶语是曹雪芹独创的 、最独特的手法之一 ,脂砚斋曾有这样的批注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这种手法有点像《诗经》中的“兴 ”,表面看似“言他物” ,真实的目的则是为了“引起所咏之词也” 。《红楼梦》中的“谶 ”法种类很多 ,有诗谶 、语谶、谜谶、戏谶 、画谶。

古代历史上的谶言非常多,最被人耳熟能详的有陈胜吴广起义时的鱼腹藏书“大楚兴,陈胜王” ,以及黄巾起义时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等都是后来得以印证的谶言。

“立言于前,有征于后 ”,谶言有时又带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 。神秘主义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佛教中有“末劫说”,基督教中有“末日审判说” 。

自周秦时代的“弧箕服,实亡周国 ”“亡秦者胡也 ” ,直至元明时期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十八子,主神器” ,几乎每一次重大历史关头如民众起义、王朝更迭 ,都有神秘主义谶言的出现。

毋庸讳言,谶言在它扭曲的形式下隐藏着某种“合理 ”的价值倾向,透过非理性的神秘主义 ,体现了一种对新世界的憧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民心的向背。

4

谶纬之学,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预言 ,是一种神学,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在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世人再辅以河图洛书的升华、阴阳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便诞生了谶纬神学。

自汉哀帝 、汉平帝时期开始 ,帝王便开始提倡和支持谶纬学,加上靠谶言完成改制的王莽,以及以谶言实现中兴的刘秀 ,使得谶纬学说在两汉期间达到巅峰。

公元56年 ,光武帝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定为功令的必读书,“言五经者 ,皆凭谶纬说”,更是将谶纬的地位凌驾于群众之上 。

魏晋之后,谶纬学说开始日渐衰落 ,南朝刘宋之后谶纬之书一度受到历朝的查禁。唐朝时期谶纬学说再次开始流行,直到宋朝魏了翁作《九经要义》删去了谶纬之说后,谶纬才无人信从 ,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世间轮回,皆由因果;一念相生,一念相寂 。所谓因果 ,皆由人为;有所作为,才有结果。避谶,守住口德 ,不造口业。

人生来自带磁场 ,身有业力 。业力造就因果,因果落下报应。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能掀起飓风。有时候 ,无心的言语很容易成真 。言语的力量,往往比你想得更加强大 。

老人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一个人要多说好话 ,多说吉利话。善于说好话的人,也会被老天偏爱 。

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气场。这个气场就是我们说的气运。人的气运不靠天,不靠地 ,而是靠自己 。老天能决定命运的起始,但不能决定人生的结局。

气运靠人心自己掌控,运气都在你的手里。心怀善念 ,起心动念都是善良的人,运气也会充满善意,给你带来福气 。

很多的“谶言 ”都来自自己的无心而为。做人要懂得修心。修心即观察自己的内心 。察觉心中有邪祟 ,便要及时破除。心中善念升起 ,要学会遵从内心行动。

世间生活,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管住心中的念想,行善莫作恶;管住嘴上的口风 ,少言别多语 。嘴上留德,留条后路给自己;赠人玫瑰,手中留有余香。

人生在世 ,来去皆有所得,也有所失。得与失,都是小事;大事是在得失之后 ,收获经验 。

生命就是一场修行,修行贵在炼心。人说的话和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意念的,多说好的、向上的、积极的话会对自己有暗示 ,才会有好的作用;反之总是说不吉利的话更会应验了。

语言的能量会带来特别大的心理暗示,牵引意识雷达跟着变化 。《吸引力法则》认为:你说什么话,你的状态 ,你的想法都会影响你周围的磁场 ,长时间说这样消极的话,你的磁场也会发生变化,也会走向比较消极或毁灭的状态。

口含天宪 ,言出法随,一定要给自己做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不要总说丧气话 ,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我们才能越变越好。

我们和自己的意识相处,始终是处于博弈状态的 ,做到言行合一确实不容易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多进行下意识控制的训练。

记住啊,祸从口出 ,福祸无门,为人自照,祝你开心 ,福生无量。

5

破谶 ,在此说破,重新开始:凡以前说过任何不吉利的话统统作废,不吉利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瞬间统统作废 ,我说一声“破”,从此摆脱谶语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与无数信息擦肩而过 ,却往往忽略了那些藏在日常言语中的微妙力量。

一语成谶,往往不是空穴来风。避谶之道,让正能量引领生活 。既然谶言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规避其负面影响呢?答案便是“避谶” 。

避谶,不仅仅是一种言语上的谨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它要求我们在任何场合下 ,都要尽量避免提及不吉利 、消极的话题,用积极乐观的语言去塑造我们的世界。

《周易》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你的言语就像一面镜子 ,反映出你内心的状态 ,并吸引着相同频率的能量。

究竟是定数所为,还是另有玄机呢?王勃曰:“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避谶”不是玄学,他是我们无法进行科学理解的未来科学 。

曾几何时,“出口成脏 ”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人说话经常口无遮拦,这些脱口而出的粗鄙之言,不雅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谶语的效应”。

冥冥之中,你说过的一些不吉利的话,可能就会诱导我们的命运朝着这些负性的结果靠拢 ,甚至使得自己最终不可控制地朝着黑暗陷落 。

看透生死是一回事,避谶是另一回事。你想避开它你就等于恐惧它,听你说话就很沉重。随时随地都意识到那种恐惧 ,你能好好地生活吗?很久以来 ,我都习惯说“我出门了”,而不说“我走了 ”,也希望朋友们都多说好话 ,越说越好!

中国的文字会通神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 ,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 ,切戒之。

子不语,怪、力、乱 、神。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寒从脚起 。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嘴巴里有风水,语言是有能量的 ,是有心理暗示的 。一心向善 ,一路阳光;慎言慎行,且行且珍惜!